学校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和常见的抗震加固方法

所属分类:

发布时间:

2022-06-3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

对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当按照高于当地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抗震设防能力;已建成的学校建设工程未采取抗震设防措施或者不符合学校抗震鉴定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学校抗震鉴定,并采取必要的抗震稳固措施。

NNO-ppYOQ2mPWL0kjU-nBQ.jpg

  现行国家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学校抗震鉴定应符合以下要求:甲类建筑应专门研究确定,抗震措施的验证和加固按不低于乙类建筑的要求执行,抗震验算按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执行;对于乙类建筑,当度为6 ~ 8时,应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的要求进行抗震措施的验证和稳固,当度为9时,要求适当提高;其抗震验算应按不低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执行;对于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进行抗震措施的验证、稳固和抗震验算;丁类建筑,7 ~ 9度时,其抗震措施的核定和稳固,应允许按该地区设防烈度降低1度的要求执行;其抗震验算应允许按该地区适当降低设防烈度的要求进行,未经抗震鉴定应允许6度。

  以上是学校抗震鉴定的基本要求,常见的抗震稳固方法:1、粘钢覆层稳固法。这种方法又叫湿式外包钢稳固法,施工简单、受力可靠、现场工作量小,但用钢量大,不适合60以上无防护的高温场所。适用于不允许大幅度增加原有构件截面尺寸,但要求大幅度提高其承载力的混凝土结构的稳固。2、钢板稳固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现场湿作业或只需少量抹灰等湿作业,施工速度快,对生产生活影响不大,稳固后对原结构外观和原有净空无明显影响,但稳固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胶合工艺和操作水平,适用于静力和正常湿度环境下受弯或受拉构件的稳固。3、缠绕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缺点与加大截面法相似,适用于需要对受压构件施加侧向约束的场合或斜截面承载力不足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稳固。4、锚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C60的混凝土承重结构的改造和加固,不适用于上述结构和已风化严重的轻型结构。5、加固该部分。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适应性强、设计和施工经验成熟,适用于加固梁、板、柱、墙及一般结构的混凝土;但现场施工湿作业时间长,对生产生活有一定影响,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钢筋建筑的净空。


关键词:

学校抗震鉴定

关键词:

贵盐集团,盐业,贵盐,盐业集团

附 件: